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 > 重慶新聞 > 正文

大數據挖掘要“以用為主”

近日,2020線上智博會“智造新動能·智聯新產業(yè)”高峰論壇在重慶舉行。一位專家在會上提到,人們收集到的數據絕大部分都是低價值不可用的,要讓數據真正成為有價值的生產要素,需要站在數據需求方的角度去采集。這一觀點,對我們如何挖掘大數據資源的效用很有啟發(fā)性。

大數據資源是一座“富礦”,挖掘好了,能讓經濟社會發(fā)展如虎添翼。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便催生了數字經濟的新一輪需求。比如,企業(yè)經營活動加速“觸網”“上云”,線上線下進一步融合;“渝快辦”引導企業(yè)和群眾“不見面”“網上辦”;有的地方探索以“智”防疫,投用智能疫情機器人參與防控巡邏、免接觸送餐、電話調研、疫情辟謠……凡此種種,都是在市場驅動下,形成的數字經濟新機遇。抓住機遇,就能搶占先機,推動大數據更好地服務社會經濟發(fā)展和民生改善。

大數據是觀察社會的“顯微鏡”,通過對數據的采集、加工,我們可以探尋各行各業(yè)中不易察覺的規(guī)律和特性。在這個過程中,唯有以用為主,找準觀察樣本,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接下來,就是要持續(xù)從政用、商用、民用的需求入手,把大數據的理念、技術和方法貫穿到社會的方方面面。

對政府而言,大數據是一個工具,有助于打破部門壁壘、打通信息孤島,建立健全大數據輔助科學決策和社會治理的機制,實現社會治理精準化。大數據也是一個產業(yè),可以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通過數字產業(yè)化、產業(yè)數字化,不斷釋放對傳統(tǒng)經濟的放大、疊加和倍增效益。大數據更是老百姓的“福音”,在交通運輸、醫(yī)療衛(wèi)生、食品安全等民生領域提升公共服務數字化水平,能真正推動“數據多跑路,百姓少跑腿”落地。

在數據為王的時代,人們的思維方式、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正在產生深刻變革。從政府到企業(yè),再到個體,學大數據、用大數據的氛圍、意識和能力正在不斷增強。擁抱大數據,著眼“聚通用”,我們一定能贏得更加智慧美好的未來。

(記者 張燕)

(  責任編輯:卞凱翔  )

【版權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重慶手機臺”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網自行采編或經授權使用重慶廣電集團(集團)各頻道節(jié)目,版權及相關權利屬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重慶手機臺”。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免責聲明】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重慶手機臺、掌上重慶移動終端未標有“來源: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重慶手機臺”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權利人與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聯系,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本網將依法處理。本網聯系電話:6717586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入口

重慶手機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