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 > 央媒關注 > 正文

經濟日報 | 重慶城口縣——推動種質資源保護利用

最近一段時間,重慶市城口縣的大巴山中藥研究院院長周益權和研究團隊一直忙于對曲莖石斛種質資源的研究。曲莖石斛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被《中國物種紅色名錄》和《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為極危物種。去年7月,中藥研究院調查組在城口縣的大巴山國家自然保護區(qū)內發(fā)現(xiàn)了野生曲莖石斛種群。 “曲莖石斛野生資源非常稀少,種質資源來之不易,我們做基因和種源分析實驗,都是慎之又慎?!敝芤鏅嗾f,我們圍繞曲莖石斛生物學特性、種群生態(tài)環(huán)境、野生資源保護等展開了一系列研究,目前已經在城口縣建立起人工繁育與仿野生生態(tài)種植基地。相信不久的將來,城口縣的曲莖石斛種質資源將會得到良好的保護與開發(fā)利用。

不僅僅是曲莖石斛,記者在城口縣大巴山藥谷展示陳列室看到,展廳里有序存放著包括連翹、獨活、川牛膝、川黨參等400多種野生中藥材標本。據了解,城口縣目前已對100多種野生植物進行了種質資源詳細檢測。

城口縣地處重慶最北端,當地的大巴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因其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被生物學家稱為“物種寶庫”和“生物資源基因庫”。豐富的物種多樣性賦予了城口縣豐富的珍稀瀕危植物種質資源。

近年來,城口縣立足資源稟賦和生態(tài)優(yōu)勢,在持續(xù)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同時,不斷加大科技研發(fā),推動重要野生植物種質資源的保護和發(fā)掘利用。

在城口縣大巴山深處海拔1400多米高的懸崖峭壁上,生長著被稱為植物界“大熊貓”的崖柏。去年9月,國家林草局、農業(yè)農村部將崖柏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

重慶大巴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中心副主任盧偉說,近年來,城口縣一方面動員各方面力量實施野生崖柏種群就地保護,另一方面開展崖柏的種子繁殖和扦插繁育技術試驗。“目前,崖柏扦插繁育技術取得新進展,崖柏插穗生根率達80%,移栽成活率達95%。”盧偉說,經過多年培育,現(xiàn)在城口的崖柏移栽種植數量已經突破800畝,崖柏的種質危機得到極大緩解。

值得一提的是,在崖柏的保護上,城口縣還運用了高科技。在崖柏重點群落區(qū)域安置野外紅外監(jiān)測攝像機和全球定位系統(tǒng),建立了25個崖柏固定樣地監(jiān)測站和徑流監(jiān)測場,為崖柏的生長和繁育收集提供了可靠的科學依據。

依托種質資源,城口縣不斷發(fā)展壯大特色富民產業(yè)。記者在城口縣高燕鎮(zhèn)見到重慶松坤菌草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何立坤時,他正在實驗室里用顯微鏡觀察剛剛從野外采摘回來的羊肚菌菌絲。今年,松坤菌草公司的羊肚菌種植基地迎來了豐收,畝產提高了10%?!爱a量能夠提升,主要得益于在野外采集回來的上千份優(yōu)質羊肚菌‘種子’?!焙瘟⒗ふf,城口的羊肚菌野生資源豐富,最近幾年,他們不斷對羊肚菌種質資源進行收集和選育,通過規(guī)?;斯ぴ耘?,發(fā)展起羊肚菌產業(yè)。目前,城口全縣羊肚菌種植規(guī)模已經達到500多畝,帶動500多戶農戶持續(xù)穩(wěn)定增收。

“生態(tài)是城口的優(yōu)勢,也是城口的底線。我們正加快對全縣種質資源的挖掘和保護,完善優(yōu)質中藥材資源動態(tài)監(jiān)測與保護工程,逐步建立大巴山種質資源基因庫,并通過科學技術發(fā)展生態(tài)產業(yè)?!背强诳h林業(yè)局相關負責人說,城口縣把種質資源挖掘保護與生物多樣性普查相結合,未來,大巴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所有的動植物都將有自己的遺傳基因庫。

(  作者:吳陸牧 冉瑞成  )

【版權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重慶手機臺”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網自行采編或經授權使用重慶廣電集團(集團)各頻道節(jié)目,版權及相關權利屬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重慶手機臺”。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免責聲明】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重慶手機臺、掌上重慶移動終端未標有“來源: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重慶手機臺”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權利人與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聯(lián)系,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本網將依法處理。本網聯(lián)系電話:6717586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入口

重慶手機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