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 > 國內新聞 > 正文

斷流二十七年后 西遼河干流實現全線過流

本報北京4月10日電 (記者王浩、鄧劍洋)4月10日上午10時,西遼河干流水頭到達教來河口,順利與下游有水河道銜接,斷流27年之久的西遼河干流實現全線過流,母親河復蘇行動的一項重要標志性任務圓滿完成。

西遼河是遼河干流重要組成部分,自1998年汛后一直處于斷流狀態(tài)。水利部松遼水利委員會主任張延坤介紹,水利部門自2020年起,開展流域水資源統(tǒng)一調度,實施春夏季生態(tài)補水,西遼河干流有水河段逐年延長,調度成效顯著。特別是2024年接續(xù)實施春季、汛期調度,盡可能拓展河道浸潤范圍,改善河道過水條件,為2025年春季實現西遼河干流全線過流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悉,本次春季調度自3月4日正式啟動,水利部門緊抓流域冰雪消融、農業(yè)灌溉期尚未到來、河道凍土未化水量損耗小等窗口期,聯合調度大石門、東臺子、德日蘇寶冷、紅山等水庫與重要攔河樞紐,以水庫蓄水為調度主力,充分利用融冰水和河道槽蓄水,優(yōu)化補充外調水和再生水,嚴格執(zhí)行“全線閉口、集中下泄”措施,補水水頭歷經38天與下游既有水體匯合,順利實現西遼河干流全線過流目標。

春季調度啟動以來,松遼水利委員會應用“無人機+衛(wèi)星遙感+人工巡查”模式,對工程運行、口門啟閉、水頭演進以及河道過流等開展不間斷巡查。此外,松遼水利委員會還開展西遼河干支流河道地形測量,接入水文、地下水、取用水等監(jiān)測數據,建成西遼河流域專題一張圖;建設西遼河流域重點河段二維水動力學模型,對河道過流能力、治理路線比對、水流演進等關鍵環(huán)節(jié)開展模擬;利用數字孿生西遼河平臺,實時掌握重點水庫及主要斷面水情變化,精打細算用好每一立方米水資源。


(  作者:王浩 鄧劍洋  )

(  責任編輯:陳沾弟  )

【版權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重慶手機臺”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網自行采編或經授權使用重慶廣電集團(集團)各頻道節(jié)目,版權及相關權利屬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重慶手機臺”。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免責聲明】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重慶手機臺、掌上重慶移動終端未標有“來源: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重慶手機臺”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權利人與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聯系,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本網將依法處理。本網聯系電話:6717586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入口

重慶手機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