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特稿|中瑙復交開啟兩國交流合作新篇章

新華社亞倫1月24日電(記者張崇防劉鍇孔張艷)中國和瑙魯24日簽署中瑙關于恢復外交關系的聯(lián)合公報,決定即日起恢復大使級外交關系。

中瑙復交是大勢所趨,符合民意。瑙魯各界紛紛表示期待兩國以復交為契機,加深人文交流,擴大務實合作,讓合作成果更好惠及兩國民眾。

11.jpeg

1月18日,在瑙魯艾沃港碼頭升級改造項目工地,工作人員合影。新華社記者 王申 攝

共譜交流新篇章

瑙魯多元文化事務部秘書長丹尼爾·埃奧表示,瑙魯與中國恢復外交關系令人振奮,開啟了瑙中關系新篇章。

瑙魯共和國位于中太平洋,由一個獨立的珊瑚礁島及周邊海域構成,旅游資源豐富。瑙魯民眾期待以瑙中復交為契機,通過發(fā)展旅游業(yè)吸引更多中國游客,增進兩國民眾之間的了解與友誼。

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即將來臨,瑙魯內政部長查梅茵·斯科蒂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大多數(shù)瑙魯人都知道中國春節(jié),春節(jié)時島上會有舞龍表演。瑙魯人也喜歡中餐,島上有不錯的中餐館,希望春節(jié)期間能有更多中國游客來到瑙魯。

斯科蒂說,相比其他太平洋島國,瑙魯?shù)穆糜螛I(yè)還不發(fā)達,希望今后能夠以發(fā)展旅游業(yè)為抓手,加強瑙中人文交流,增進兩國友誼。

12.jpeg

1月19日,瑙魯內政部長查梅茵·斯科蒂在瑙魯行政管理中心亞倫區(qū)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新華社記者 王申 攝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復交后,兩國民眾往來將更為便利。斯科蒂2010年曾率團來華參加上海世博會。她對那次訪問記憶猶新,希望有機會再次到訪中國,尤其想去長城“打卡”。

當?shù)鼐用褚聋惤z·博爾頓也對兩國復交感到興奮?!拔蚁矚g中國文化,希望能盡快去中國旅游,感受那里的風土人情。”

期待合作結碩果

在瑙魯島西南部,一座現(xiàn)代化碼頭已初具規(guī)模。由中資企業(yè)承建的艾沃港碼頭升級改造項目,不僅為當?shù)厝藥硐冗M技術和就業(yè)機會,還加強了這個太平洋島國同世界的聯(lián)通,推動了當?shù)亟洕l(fā)展。

今年27歲的西爾維斯特是第一批參加項目建設的瑙魯員工。他跟著中國工人從零學起,不僅掌握了捆扎鋼筋的技術,還學了一些中文。西爾維斯特告訴新華社記者,他如今的收入是原先的兩倍,因此能夠更好地照顧家中的三個孩子。當聽到瑙魯政府宣布愿同中國復交的消息時,西爾維斯特十分高興,期待今后能參與更多中企承建項目。

13.jpeg

1月18日,工作人員在瑙魯艾沃港碼頭升級改造項目工地工作。新華社記者 王申 攝

中國企業(yè)目前還在瑙魯參與建設一個光伏發(fā)電和儲能系統(tǒng)項目。項目生產經理劉燁說,瑙魯目前主要靠柴油發(fā)電,不僅成本高,還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該項目建成后,將改善瑙魯供電情況,降低發(fā)電成本。

瑙魯政府新聞辦公室主任喬安娜·奧爾森說,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給包括瑙魯在內的太平洋島國帶來發(fā)展新機遇,希望雙方今后開展更多務實合作。

瑙魯多元文化事務部秘書長埃奧說:“中國總是著眼于全球發(fā)展中國家間的合作,而不是限定于個別國家。瑙魯人民期待兩國在各領域開展合作?!?/p>

共迎挑戰(zhàn)謀發(fā)展

瑙魯深受氣候變化影響。根據(jù)瑙魯和澳大利亞政府聯(lián)合開展的一項研究,自1950年以來,瑙魯平均氣溫每十年升高大約0.15至0.25攝氏度,周邊海表溫度也呈現(xiàn)相同趨勢。1993年以來,瑙魯附近海平面每年上升約5毫米,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氣溫升高和海平面上升,給島上居民帶來嚴峻挑戰(zhàn)。

斐濟常駐聯(lián)合國代表薩蒂延德拉·普拉薩德曾表示,太平洋島嶼處于應對氣候變化的最前沿,上升的海平面已經危及一些島嶼的淡水供應,島民不得不從其他島嶼獲取飲用水。

奧爾森說,期待今后與中國加強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合作,希望引入中方綠色循環(huán)經濟的創(chuàng)新技術,讓瑙魯告別“靠天吃水”的困境。

14.jpeg

這是1月21日在瑙魯唯一的海水淡化廠拍攝的淡化過濾后的飲用水儲水池。新華社記者 王申 攝

近年來,中國高度重視太平洋島國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的特殊處境和關切,致力于幫助這些國家增強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包括設立中國-太平洋島國應對氣候變化合作中心,舉辦多期面向太平洋島國的“應對氣候變化與綠色低碳發(fā)展”南南合作培訓班,還援助了多批物資。

在談到中方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時,埃奧表示,瑙魯對此完全贊同。他認為,瑙魯和其他太平洋島國在與中國的合作中可以收獲更多經驗和支持,這將有利于太平洋島國以及整個地區(qū)的共同發(fā)展。

(  責任編輯:陳卓  )

【版權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重慶手機臺”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網自行采編或經授權使用重慶廣電集團(集團)各頻道節(jié)目,版權及相關權利屬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重慶手機臺”。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免責聲明】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重慶手機臺、掌上重慶移動終端未標有“來源: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重慶手機臺”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權利人與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聯(lián)系,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本網將依法處理。本網聯(lián)系電話:6717586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入口

重慶手機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