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杜塞爾多夫市市長斯蒂芬 · 凱勒近日來渝訪問,并接受了第1眼新聞的專訪。今年是杜塞爾多夫與重慶締結友好城市關系20周年,斯蒂芬·凱勒表示,杜塞爾多夫與重慶自締結友好城市關系以來,已經在文化交流、教育合作等多個領域取得了積極成果。
德國杜塞爾多夫市市長斯蒂芬 · 凱勒說:“我們兩城之間已經有了藝術家和學生之間的互訪,并且我們今天決定要將這種伙伴關系進一步推進到經濟領域。我們已經確定了幾個可以在經濟和商業(yè)上展開合作的領域,相信這將是一次非常富有成效的合作,將為杜塞爾多夫和重慶雙方都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在斯蒂芬 · 凱勒看來,位于德國魯爾重工業(yè)區(qū)核心地帶的杜塞爾多夫和擁有堅實工業(yè)和制造業(yè)基礎的重慶,兩地在汽車制造、機電產業(yè)以及精密儀器制造等領域,都展現(xiàn)出了相似的“產業(yè)基因”,這為兩地在這些領域的深入合作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德國杜塞爾多夫市市長斯蒂芬 · 凱勒說:“今天早上我從市委書記和市長那里了解到,重慶的汽車產業(yè)非常強大,是中國首屈一指的汽車城。我們杜塞爾多夫也有一家大型汽車制造工廠——奔馳,他們在那里生產小型廂式貨車。此外,在ICT(信息與通信技術)領域,它與自動駕駛、通信、電信以及IT服務等緊密相關,我們在這方面同樣具備強大實力。因此,我認為我們在這些領域可以相互借鑒、攜手共進、共同開發(fā)出創(chuàng)新的解決方案?!?/p>
記者聶瑩:“我們注意到,近年來德國企業(yè)在重慶的投資持續(xù)增長,截至目前,已累計設立了近90家德資企業(yè)。您認為這種增長背后的主要驅動力是什么?”
德國杜塞爾多夫市市長斯蒂芬 · 凱勒表示:“我認為這種增長主要歸因于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對于德國企業(yè)而言,重慶無疑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投資地點。我們認為,這里為德國公司提供了大量進入中國市場的寶貴機會。我們可以通過深化雙方的伙伴關系,進一步推動這種互利共贏的交流,并在未來這個充滿機遇的世界中相互扶持,共創(chuàng)繁榮。”
(第1眼-重慶廣電記者 張嘉 聶瑩 陳善培 李佳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