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阿姨和兒子已經(jīng)兩年多沒有來往了。石阿姨說,母子關(guān)系之所以決裂,是因為一套房產(chǎn)。如今,石阿姨希望兒子給她一個說法。
石阿姨今年64歲,她的獨生子蘇先生40歲。在兒子4歲的時候,石阿姨就和丈夫離婚了,從此母子倆相依為命。她說,兒子成年后,母子共同出資購買了第一套商品房,兒子支付了大部分房款,房產(chǎn)證上寫了母子二人的名字,各占一半產(chǎn)權(quán);十多年前,他們又購買了第二套房屋,總價是28萬元,石阿姨說自己拿出了所有的積蓄,湊夠了20萬元首付,她還了一年的房貸,剩余的由兒子來還。房產(chǎn)證上面,寫的是兒子一個人的名字。
再后來,兒子結(jié)婚生子。兒子一家住在第一套房屋里,石阿姨則住在第二套房屋。然而兩年前,兒子突然和石阿姨說起一事,導致母子關(guān)系急轉(zhuǎn)直下。
石阿姨向兒子索要二十萬,被兒子拒絕。從此以后,母子二人形同陌路。
兒子離婚后仍舊住在母子共有產(chǎn)權(quán)的第一套房屋里,把他名下的第二套房屋給了前妻。因為石阿姨再婚,現(xiàn)在她住的是在二任丈夫的房子。這套房屋是第二任丈夫的婚前財產(chǎn),石阿姨沒有產(chǎn)權(quán)。隨著年齡增長,石阿姨擔心,將來丈夫去世后,對方的子女會收回這套房屋,自己又該何去何從?于是,她當著記者的面,撥打兒子的電話,想讓兒子給她一個保證。
母子二人兩年來的第一次通話,就這樣草草收場。記者隨后撥打了石阿姨兒子的電話,嘗試采訪他。
目前,石阿姨主張自己在購買第二套房屋時,曾出資二十多萬元。不過,她暫時沒有向記者出示證據(jù)。對于她兒子離婚時把房產(chǎn)分割給妻子一事,630法律服務團的田小江律師作出了分析。
田律師建議,即便她的兒子不愿給她一個保證,石阿姨也不必擔心將來無房可住,因為她對第一套房屋還擁有50%的產(chǎn)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