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園。(圖片來源:南岸區(qū)融媒體中心)
灌溉與排水時期根據(jù)柑橘物候期對水分的需要、土壤含水量和各地氣候條件等因素決定。春季柑橘發(fā)芽需要一定的土壤濕度,以保證春梢抽發(fā)整齊、正常生長,這時如遇干旱應適當灌水,保持土壤濕潤。夏季雨水較多,特別是平地果園,應以排水為主,但初夏生理落果期間如遇7-8d高溫干旱天氣,則應適當灌溉,以免引起大量落果。秋季是放秋梢(結(jié)果母枝)和果實迅速膨大時期,需水量大,秋旱引起土壤水分不足,必須及時灌溉。初冬果實仍繼續(xù)增大,遇旱仍要灌水,但花芽分化期間要適當控制水分。遲熟種整個冬季應保持最適土壤含水量,土壤的田間持水量低于60%就要灌水。
灌溉中應使柑橘主要根系分布的土壤濕度達到最有利于生長發(fā)育的程度,即相當于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80%。灌溉方法應根據(jù)水源、土質(zhì)以及投入狀況采用澆灌、溝灌、漫灌、噴灌、滴灌等方式。水源不足,梯面不平時采用人力或膠管澆灌。水源充足,灌水溝完善的果園,可利用自然水源或機電抽水,開發(fā)引水灌溉。樹冠已基本交叉,園地平整也可進行全園漫灌,灌水后園土稍干,即淺耙保墑。噴灌有移動式和固定式兩種,最好是固定式。噴灌園將連接水泵的管道埋于地下,按一定的距離設置噴水豎管,豎管上安裝噴斗進行空中噴灑。滴灌則是在樹盤處設滴水裝置,是最節(jié)約用水的一種辦法。